您好,歡迎來到北京風云際團建公司【官網(wǎng)】拓展訓練界的團隊企劃專家!

貼心量身定制
團建主頁 > 拓展新聞 > 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催化的技巧

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催化的技巧

網(wǎng)站編輯:風云際團建公司 |發(fā)表時間:2019-07-29 14:26:56
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催化的技巧咨詢


1.什么是催化?


 “催化是利用催化劑加快化學反應速度的一種工藝。許多化學工業(yè)要利用催化作用來獲得需要的反應速度。催化也是一種化工單元過程,催化劑本身在反應中不會被消耗,但催化劑會加快反應速度,許多沒有催化劑而不能發(fā)生的反應,在加入催化劑后則能迅速反應?!?span>(摘自《維基百科》)


西方現(xiàn)代培訓引入“催化”這個概念,是因為現(xiàn)代成人培訓的過程類似于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,培訓前的學員是某一種化學成分,培訓師有目的地加入低化劑(知識,技能、觀念)后,學員迅速反應成了一種新的化學成分或狀態(tài)。因此,把培訓的過程叫作“催化”是一個形象的比哈。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現(xiàn)代培訓如火如茶的西方經(jīng)常把培訓師稱作Facihtam (促進著),面不是Teacher (教師)Thimner (培訓師)的主要原閱。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催化的技巧


比如,被譽為20世紀6080年代最有形響力的人格心理學家羅杰斯 (美國)認為,“教師”一詞是不恰當?shù)?,因為這字眼本身就略示看向?qū)W生頭腦中灌輸知識。他指出,要想達到培養(yǎng)一代新人之目的,最好是用促進者”(Eacilitator)取而代之。因為這一字眼立足干造成一種有利于學習的氣氛。他提出,一個好的“促進者”必須具備四種特質(zhì):信任感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:2誠實:表里如一,真誠待人:圖莓重他人:重視學生的經(jīng)驗、情感和意見:@同情心:洞察學生的內(nèi)心世界,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,給學生以非條件積極關注。


2.為什么要催化


我們來做個比喻,教育界流行著一句話:要想給學生一杯水,老師要有一桶水。意思是說,老師要有豐富的知識貯藏,無論你一鋤頭掄到哪兒,都有知識的泉水噴涌而出。如果我們可以把師生的關系說成是供求關系的話,那么這種供求關系一定是“供”要大大地過于“求”。但是,不是每個學生在你面前都嗷嗷待哺,他們每天有了雞鴨魚肉照樣茁壯成長,因此要想把知識轉(zhuǎn)移到他們身上,你必須要有點兒辦法才行。假設你就是那一大桶水(老師),而學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像是汽水瓶(肚大口小),可以想象一下,當你拎著滿滿一大桶水往瓶子里倒的時候,能倒進去多少呢?可能十之八九都倒在地上了。你要想讓這十之八九都灌進瓶子里,必須使用一個工具一漏斗一才有可能。如果把“一桶水”看作你要教授的知識或技能,把瓶子看作學員,那么漏斗就是催化的技能,教和授的技能,是你把知識、技能有效轉(zhuǎn)移到瓶子里必備的工具。  


尤其是培訓!


因為“學員”和“學生”有很大的不同。一個人在學生時代(不包括碩、博和博士后那種成人學生)如同一張白紙,他/她的任務就是學習和接受,因此你教他/她什么,他/她就接受什么,你影響他/她什么,他就效仿什么。你的大腦里一定還有這樣的畫面:當你帶著孩子閑走時吐了一口痰,孩子馬上會有根據(jù)地批評我們老師說,不許隨地吐痰!”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,老師總是對的!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催化的技巧


學員則不同了,當他/她告別了美麗和單純的學生時代,步人社會,面對著萬花筒一般色彩斑斕的現(xiàn)實社會,他/她會驚奇地發(fā)現(xiàn):哇噻!社會怎么是這個樣子?怎么跟我們在學校里想的都不一樣呢?于是,帶著這樣的疑問在社會的教科書上尋找答案,后來,見得多了,聽得多了,預期的和現(xiàn)實的不斷發(fā)生矛盾和碰撞,便開始逐漸地修正和改變自己,然后就形成了對人、對事物、對社會的新的認識、新的世界觀、新的價值判斷,并開始用這些新的東西來指導自己的行為,就像經(jīng)過太上老君煉丹爐(社會)里七七四十九天的煅燒,已是似猴非猴,白馬非馬了。因此老師的話不再是真理了,如果這個時候培訓老師對學員們說:“不許隨地吐痰!”那么,就一定有很多學員會argu的。(下面是有可能出現(xiàn)的場面)甲嚴肅地指出:“老師,那要看是在什么情況下,如果病人不吐就會有生命危險也不吐嗎?”乙把手掌做刀狀伸向前方,放在假想的頸項上(很可能就是老師的)說:“就是啊,老師,如果被脅迫,刀架在脖子上非讓你吐呢?”丙也提出問題:“師傅,不,老師(從車間出來的,叫慣了)那要看你的獎罰機制是怎樣設計的。”丁搖了搖頭:“烙使,南們那旮兒,哪兒哪兒都歇裝甲底兒,南們碎地兒關了,嫩嚷南們慢兒慢兒該,興馬?”老師愣了一下,沒聽懂,趕緊有“外語”特好的同學把這段來自北方的方言給翻譯成標準普通話:“老師,我們那個地方,到處都是莊稼地,我們隨地 (吐痰)習慣了,你讓我們慢慢改,好不好?” 老師聽了胸腔開始脹氣,58秒后有點兒賭氣地說:“那你們就吐吧。” 話音未落,只見一颯爽英姿之女同學騰地從課桌后蹦出,銀鈴般的聲音響起:“老師,你明明說得有理,你不堅持,怎么助長他們的歪風邪氣?你的原則性何在?”坐在她旁邊的一位風姿綽約,很有官員氣質(zhì)的大姐(很可能是女副市長)也開始幫腔,語重心長地補充:“就是啊,禁止吐痰關系到精神文明建設,關系到國家形象,2008年是奧運年,到時候讓老外怎么看我們啊?”老師又愣了一下,然后,試探著說:“那就不吐?”


演繹了一段培訓師和學員之間發(fā)生的故事,純屬虛構,只想形象地說明學員和學生的本質(zhì)區(qū)別在哪里。


這個區(qū)別在于,已是成人的學員已經(jīng)有了一桿衡量世界的標尺,而學生還沒有。


因此,當你面對的是一張張光怪陸離,如同畢加索在偏頭痛時抽象出來的那樣的“紙”(閱歷、經(jīng)驗豐富且各異的學員們)的時候,你就不能再像對待學生一樣對待他們了,不能用你在學生時代耳滿目染的老師的教學方法來教你的學生了。因為你講的每一個觀點,甚至每一句話,他們都在用隱形于丹田的那把尺子進行對比和衡量,符合這個尺寸的,放行通過,我接受,不符合這個足寸的,對不起,你說得不對,我不接受


  
但是,我們必須明確指出,他們那把衡量世界的尺子并不是完美無缺的,否則,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培訓這個行業(yè)!我們常??吹?,人總是在犯錯誤,即使是很偉大的人也會犯錯誤,就是因為他們在透過這個并不完美的東西看世界的時候常常發(fā)生“視覺偏”,稍不留神就把長的看成短的,把黑的看成白的,從而導致嚴重或比較嚴重的后果。這有兩個原因:其一,他們是在自己獨特的生存環(huán)境里鑄成的這把尺子,在這個環(huán)境里無比正確,但是用這把尺子去衡量其他環(huán)境的東西就不一定正確了,因此不能以點帶面,以偏蓋全,以獨特性作為普遍性。其二,是因為社會的多變性。時代的發(fā)展,社會的進步在不斷更迭著人們對某個事物的評價系統(tǒng),舊的評價系統(tǒng)在新的社會里不再適用,過去的人們可能用“大概”“幾乎” “差不多”就能混過的去事情,在今天,你要不計算到納米的1/10,可能都過不去。


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催化的技巧


但問題是,大多數(shù)人的這把尺子一旦形成,便根深蒂固,很難改變,這也就是很多人在做事的時候不聽勸諫,一意孤行,最終鑄成大錯的主要原因。


那么,在培訓中怎樣才能糾正他們的視覺偏差,調(diào)整他們看問題的尺度,從而達到避免錯誤發(fā)生的目的呢?


除此之外,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還有一些顯著特性,比如,追求功利實用,心理抵制教育,缺乏耐心聽講,關注第一印象,抗拒批評糾錯,崇尚自由自在,愿意參與活動,喜歡思考領悟,等等。那么,如何利用學員這些學習上的特性來獲得最佳培訓效果呢?


催化技巧的熟練運用是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!


在培訓過程中,有些什么樣的催化技巧?如何來應用呢?


如果我們把一次培訓看成一個過程,基本上就可以分成三個階段,它們分別是進入期、主題期、收尾期。這三個階段都需要用到催化的技巧,而主題階段是最重要的階段,能不能把倒進瓶子里,關鍵在這個階段,其他個階段也會用到催化的技巧,但相對來說會少點。下面給大家做一個較為詳細的介紹。



轉(zhuǎn)載需授權:http://jjuvvuv.cn/news/1090.html

上一篇: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培訓師的應變能力 下一篇: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進入期的催化

瀏覽該文章的用戶也閱讀了以下文章:

[向上]